藝術家介紹
張禮權,1957年出生於臺灣苗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現居台北。
客家人,溥心畬第三代弟子,以書、畫、篆 刻三絕見長,近年創作力求變革,探討網路、世界情勢與水墨之關係,突破傳統框架, 開創數位以及裝置之創作,作品曾於台北、香港、上海、北京、南京、日本、韓國等多地展出。目前擔任「張禮權當代水墨」工作室總監、台北藝術院院長、國家文官講座教 授及國內多個水墨及篆刻專業團體理監事,並獲得台藝大傑出校友。工作室成員包含表 演及視覺藝術、行銷管理等專業人員,曾與臺灣服裝設計師品牌“Story Wear”、李維錚、柯靉廷、簡國彥、張暘、YouTuber HowHow、圖文創作者“小學課本的逆襲”、咖啡廳“温咖啡”、運動品牌、街頭籃球團體、偶像劇、動畫工作室等合作,以跨界合作呈現 水墨各種風貌之美。
作品介紹
由客家藝術家張禮權創作,移居台北多年,創作中多會有飄移和浮動的山水,是對於自身軌跡和家鄉的一種連結。 「按˙提˙斡˙WAR」系列所暗喻的藍白紅國旗色及濾鏡於此畫面多處出現,畫面核心以大面積的漂浮山水為基底,山體的峻厚讓觀者感到沈穩,大山大水的層次也讓觀者得以一窺山石之細節。其中將各地地標101、巴黎鐵塔及白宮置於山石之中,另人聯想到此處為地球,而背後有多艘看似飛行物體之扁平漂浮物,試圖讓人有夠多的揣測。 高乘載之名稱為漂浮的山體提出負荷量之議題,本身所背負的山水媒材所擁有的形而上概念及這片土地是否能夠繼續承受人類之破壞行為?大塊面的山石,如同荒地並未出現綠意盎然的樹及活蹦亂跳的生物。大地之母如此之巨碩,人造地標相較起來渺小許多,披露出大自然反撲力量的恐怖與不可逆。
創作年份:2017
創作媒材:複合媒材畫
作品尺寸:178 X 97 cm
裱框狀況:無裱框
簽名狀況:無
隱性足跡的推斷
view more…2023台北當代客家徵件展第一名由策展人張乃予提案「隱性足跡的推斷」獲得並邀請五組藝術家張禮權、黃傑、蕭芸安、侯冠廷、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帶來精彩的客家議題創作,即日起不但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文化中心3樓展出至11月19日,同時也和亞洲首家線上看展平台ARTOGO合作,推出線上展間,觀眾可以不受時空限制於線上看展,實地至展間觀展時還可以透過掃描QR code聽到策展人和藝術家的親自導覽解說,並透過AI翻譯成不同語言,大大降低觀展的限制,讓展覽的觸及更為廣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