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子逸身處在某個臺灣南部的廢墟時,深刻地感受到了這種地方感的概念。遊覽這些廢墟時,它們會引導人們去想像過去的景象與當時人們活動的樣子,也因此,廢墟所給予觀眾/遊客的回饋往往不僅止於表面的認識過去的歷史,身處其中能感受到更深的情感連結。透過這種連結,不同時代的人們在此相遇,將時空壓縮在相同的場域,而使人們真正能置身其中。
創作年份:2012
創作媒材:膠彩、紙
作品尺寸:60 X 100 X 3.5 cm
裱框狀況:提供裱框服務
簽名狀況:背面
楊子逸
view more…楊子逸(1988-),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主要創作媒材為膠彩。 楊子逸的作品關注在人與自然之間的共生與衝突,他以廢墟作為兩者交界的中介點,探討彼此之間消長的過程。遺留在自然環境的各式人為遺跡,過去也許是因為軍事、能源、觀光等用途而建造,有時甚至被當成「人定勝天」式的紀念碑意象。然而當存在的理由消失之後,這些廢棄的人造建築,又逐漸被自然所再度吞沒。 藝術家將自然與人為的元素重新組合,試著表現出一種人造的自然景觀,而畫面中類似古代園林或是盆景的構圖表現,則又增添了這個人為自然的暗喻提示。楊子逸的作品裡面經常使用純色來創作,特意選用的鮮豔顏色,更凸顯了作品中突兀和衝突感。
我們也推薦
已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