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 實現你對藝術的想像

立即體驗
觀點

換個觀點看,作品更有感

RE:AND 藝術設計博覽會特別企劃

策展人 / platform A X RE:AND 藝術設計博覽會

platform A 線上展間——宅在家輕鬆看展簡單下單,全新藝術電商新體驗!


首屆「RE:AND」展會特別和 platform A 合作推出線上展覽及銷售服務,提供逛完實體展覽仍對作品念念不忘或想在家逛展的觀眾,展後三個月內仍可在家重複欣賞,並輕鬆下單,等待藝術品宅配到家的全新體驗!


歡迎各位藏家點進去認識作品,體驗 platform A 開發的 AR模擬展示 工具,將藝博會直接帶進你的空間,試試看作品掛在牆上的效果!


這次線上展售聚焦在 35 歲以下的年輕藝術家,橫跨藝術與設計領域,從油彩、壓克力彩到拼貼、噴漆、複合媒材,激盪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跨界融合。


作品主題豐富多元,藝術家關照個人的內心世界,將私人的情緒或者家庭故事轉化為不同的創作形式,有些具象、有些寫實、有些迷幻、有些抽象,也留下餘韻讓觀者可以詮釋解讀,交織出無限可能性。


有些藝術家則利用銳利的眼睛,捕捉對於外在社會的觀察,可能是街頭的流行元素,也可能是選舉時的特殊現象,借鏡歷史中的經典,也開創對未來世界的想像,無論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場景,還是陌生新奇的異國文化,都藉由藝術家的巧思與創意,呈現出獨樹一幟的魅力與風采。

收藏從任性開始

策展人 / 藝視 Art Market

許多人認為「收藏」是富豪們的玩物,但其實在經濟能力許可的情況下,買幾件自己順眼、喜愛的藝術品,偶而任性消費來增添生活美感與情趣,platform A 正是為此而存在。

潘重光的《海平面上升》系列,乍看裝飾性很好,但畫面中隱喻的全球議題卻非常重要。許珮欣用畫筆記錄下的《樹屋醫院》,提醒著台灣早期古建築的美感應該獲得重視。張偉喬的《我也想坐在那》,將泳池染成桃紅色,讓當代飽受社會氛圍壓抑的人們,該勇於尋求解放。劉昕宜的《綠水湖》介於抽象與具象間的夢境呈現。柯頌葳的《盹》精確描繪出家貓平日的生活型態。游心妤《草叢間的船》帶著觀者進入神秘幽徑。許佳琪《流言日記》用可愛插畫人物來表達當代人們的陰暗面。雷《Hold》用刺繡技法呈現花朵與葉片的型態。盧冠宏《清楚的視野》用視力檢查儀的熱氣球,搭配狙擊射手,來表達「必須看清楚」的決心。劉佩瑜《穿越路徑空間系列》讓人想一頭栽進去探索那神秘的迷宮。

購物車

計算中請稍待.......
Please wait while calcula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