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足跡的推斷

張乃予

博士論文研究以策展議題做討論,獲王秀雄教授藝術理論學術論文競賽肯定,自身實務策展主題和領域包含客家、水墨、科技及時尚等,和Youtuber HowHow、圖文創作者「小學課本的逆襲」,時尚設計師陳冠百、李維錚、柯靉廷、張暘、簡國彥及温咖啡等合作。陸續於華山文創園區、國父紀念館、新竹241藝術空間、台中漂鳥青年旅社等地策展,獲得眾多媒體報導。除此之外,近年博物館之研究獲科技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補助,發表於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及國際博物館學會(ICOM2019京都年會,亦於關鍵評論網、GQ、博物之島及國美E讀誌平台擔任專欄作家,主題包含展評、藝評和攝影圖文等系列,持續累積策展及文字能量。

展覽緣起


本次線上展覽為platform A與策展人張乃予之特別合作,platform A邀請策展人以今年度獲選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2023臺北當代客家徵件展」的展覽《隱性足跡的推斷》作為發想延伸,將原本的展覽跨越實體空間的展示,與platform A線上展售的作品結合,形成別具特色的展覽企劃,展覽本身亦在platform A的策略夥伴Artogo有線上展間作虛擬展示。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展覽介紹

Artogo線上展覽



展覽介紹


「隱性/顯性」和「足跡」在當代生活中已成為事件爆發後的一種關切和推斷,顯性因素被快速擷取成為頭條,隱性因素則成為細究內容後才抽絲剝繭出的可能,足跡於此是指事件的發展軌跡和過程,甚至成為因果推斷關鍵。不同族群的辨別從顯性元素來推斷,但時空背景造就出客家族群刻意隱性的特色,遷移和流動散居成為都會區中隱性的一群,混居久了導致彼此「涵化」最後「同化」,推斷的依據則更為複雜。


「隱性」也許不會被揭露或無法獲得主流的討論,但卻無疑存在著,甚至可能再演變成「顯性」。全球有眾多客家族群的分佈,臺灣客家族群從中國大陸遷移來台,客家庄分佈於桃竹苗和花東及高屏地區為大宗,但人口數還是以都市為多。臺灣人口組成中,多元文化的組成逐漸凸顯,其中印尼客家華人族群也和臺灣有許多足跡的交疊,這都讓臺灣的客家文化有了不同層次,也成為隱性推斷複雜的一種可能。


「顯性」時常被標籤化和刻板印象處理,無論是媒體的建構,或是大眾記憶的片斷,是加速還是誤導推斷?在資訊爆炸時代下則成為各自表述的狀態。談及客家文化或地域,眾多媒體報導休閒觀光區成為經濟來源,大眾透過休閒時間從都會移動至客家庄採草莓,或是新聞上石虎被路殺的標題都已成為都市化中對於客家文化的簡化想像或直接連結,但這樣的發展背後也帶來隱性的危機。


從巨觀來看,對於文明的組成和焦慮,在各族群交流後會有新的可能。不斷遷移的過程,不論是主動或是被動,顯性和隱性的元素交織,成為推力和拉力,在交流和融合過程的焦慮下,文明和文化不斷的演變,成為大眾推斷過往脈絡和未來發展的依據。


本次展覽邀請到張禮權從作品討論到客家人北漂討生活的自身經驗;蕭芸安探索家族和印尼客家華人文化的經驗;再到黃傑以「草莓溫室」、侯冠廷的「石虎」客家族群和居住地區顯性的議題去激起大眾思考背後的隱性內容,黑川互動媒體藝術;本次特別和platform A合作,去呼應本展論述及加強所提及的「顯/隱性」、「移動足跡」和「族群認同和辨識」的概念,游景棠和楊子逸的作品呈現山石及人工的豆腐岩,令人聯想到客家人居住的山區和新竹打卡景點,但其背後試圖去思索自我存在和生命歷程的探索;盧冠宏的創作描繪西方文化象徵物的移動足跡,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結果;吳梓和的作品思考到人與人相處,族群之間的關係,透過這幾件作品的加入,更讓展覽想探討的議題有更多思考的可能性。


購物車
計算中請稍待.......
Please wait while calcula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