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電商在幹嘛?】團隊直擊:打破舊有銷售模式卻也成為包袱——從畫廊轉職新創電商的Dean
這次要介紹的團隊成員Dean,他從畫廊轉職到platform A,渴望改革藝術銷售模式,因為他認為「藝術」具有強大的商業潛力。但Dean也指出,投入電商領域相對需要更多啟動資金。而他的工作內容包括與藝術家聯繫、寫作、編輯、管理庫存和包裝藝術品等,雖然工作帶來成就感,卻也充滿著不確定性。Dean建議公司,應在突破傳統的同時保持靈活性:他期望與團隊一起改變藝術市場,希望透過藝術電商讓更多人參與藝術領域。
一份推動台灣藝術市場的理想
對Dean來說,platform A試圖打造嶄新的「藝術電商」營運模式,這樣的品牌概念包含了藝術和商業(特別是電商)兩個層面。他認為「藝術」,是一種具有原創性和自主性的創作,就算是工匠製造偏實用性質的作品,其中若有一些新的變化或靈光,那也能算是一種藝術。
而針對「商業」部分,Dean指出,藝術是否能賺錢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他認為藝術和奢侈品有著某種相似之處:它們都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奢侈品大多由跨國公司所銷售,並透過大幅商業廣告投放讓這些名牌廣為人知。
藝術品市場則是另一種運轉模式。首先,社會必須足夠經濟穩定,讓人們有多餘的資金用於購買藝術品。然後,文化發展需要讓大眾認識到藝術的價值,這樣人們才會願意投資於藝術。Dean說,台灣已經是一個經濟高度發展的社會,但在藝術和文化素養方面還有進一步普及的空間。雖然他也還在思考摸索,但他相信,台灣的藝術行業有發展潛力,只是還需要更多努力。
進入藝術電商的世界
那麼,Dean是如何轉進platform A的呢?他笑說,一切來自於朋友介紹的機會。但這個看似平凡的機會,卻將他引入了一個全新的挑戰。
他之前在畫廊工作了近十年,一直在思考如何讓藝術更容易被人們收藏,同時也能夠支持年輕的藝術家,讓創作者有更穩定的收入來源。他認為電商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行模式。因為與傳統畫廊相比,電商可以觸及更廣泛的客戶群體,實現藝術的普及。
即使和畫廊相比,藝術電商一開始所需要的啟動資金可能比一般小型畫廊還要高。但依現有的畫廊經營模式,往往為了顧及實際的展覽空間經營,很難另有資源照顧年輕藝術家以及年輕的收藏族群。
因此Dean毅然選擇轉職到platform A,加入這個充滿挑戰的新創事業。
多面向工作帶來的滿足感
Dean負責的工作內容多樣,包括聯繫藝術家、撰寫文章、編輯藝術家資料、採訪藝術家、庫存管理、包裝和運送等等。儘管這些工作有時顯得瑣碎,但他覺得,不論是完成一篇文章或售出一幅作品都能給他帶來巨大的滿足感。至於過去的工作經驗也發揮了作用,因為許多工作內容與他之前在畫廊類似,如作品管理和包裝。然而,與傳統畫廊相比,這份工作還需要更多的網絡宣傳和行銷的部分。
如果要選一個這份工作中最有趣的部分,Dean認為是與團隊一起腦力激盪、想出創意點子的時候,就算有時甚至只是一些胡鬧的點子。他想了想後說道,不管工作本身再怎麼有趣,它都是由許多無趣的細項組合而成的,藝術行政尤其如此:儘管會有一些比較瑣碎行政事項,但也讓人相當有成就感!
然而,Dean也提到工作中最大的挑戰之一是不確定性。由於藝術電商是一個新興領域,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也未必有前人的經驗可循,需要不斷嘗試和創新。儘管這帶來了挑戰,但這樣試著在沒有人嘗試的領域裡面、找到可以繼續前進的方式,卻也讓反覆的工作日常變得更有趣。
「創新」是展望也是包袱?
在platform A工作即將滿兩年,跟過往做過的工作相比,Dean稱讚這家公司有三項其他地方比不上的優點:願意嘗試新事物、人性化的管理風格以及接納不同意見。但他同時建議,突破和守成其實可以並進,不是所有的銷售模式都非要和以前不一樣才行。因為公司的目標雖然是希望能夠打破舊有的藝術銷售模式,但假設所有的事情都要和過去的模式不一樣時,「不要跟過去的銷售模式相同」這件事有時反而變成某種包袱。舊有的銷售模式並非一無可取,在判斷市場以及顧客喜好時,其實可以靈活的變化。
創新和勇於嘗試往往是實現夢想的關鍵。
Dean與充滿熱情的platform A團隊致力於改變藝術行業的未來,他們藉著藝術電商的模式,希望打破傳統的藝術銷售模式,讓更多人參與藝術世界。最後他想要對每位顧客和藝術家表達感謝之情,感謝他們選擇了platform A,並希望大家都能繼續支持藝術的發展。每一次的作品售出都是對品牌最大的鼓勵,驅使我們堅定地走在藝術電商創新的道路上。